多年后她回忆:“哥哥一生爱美,这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。”

汪明荃、罗文、许冠杰等巨星陆续通过她的策划站上专属舞台。但真正改写她命运的,是1982年那个穿红靴子的年轻人张国荣。

2003年4月1日下午,陈淑芬接到张国荣的电话:“淑芬,你来接我。”这句话成为两人最后的对话。

赶到现场时,她瞬间明白:哥哥选择她,是因为笃定她能守住尊严。

这种信任源于29年的患难与共。1997年张国荣复出歌坛,陈淑芬为他策划“跨越97”演唱会。

当他在舞台上穿着高跟鞋唱《红》时,舆论哗然。陈淑芬顶着压力对媒体说:“艺术不该被世俗定义。”

后来这场演出被《时代周刊》评为“打破性别界限的亚洲美学巅峰”。

但抑郁症的折磨让一切戛然而止。陈淑芬后来哽咽道:“我总在想,如果当年陪他去四川散心,结局会不会不同?”

这份自责伴随她至今。每年4月1日,她都会在社交平台发一张蝴蝶照片——那是张国荣最后纵身跃下的意象。

陈淑芬的传奇远不止于此。

1982年,她签下刚夺得歌唱比赛冠军的梅艳芳。面对媒体“歌女难登大雅之堂”的嘲讽,她请来设计师刘培基,用中性西装和宽檐帽重塑形象。

《坏女孩》专辑中,梅艳芳叼着烟斗的造型引发争议,陈淑芬力挺:“她要做的不是玉女,是独一无二的‘香港女儿’。”

而对酗酒堕落的张学友,她的拯救方式更“狠”。1993年,她将《吻别》塞给他:“要么唱,要么滚。”

这张专辑最终卖出400万张,至今仍是华语唱片销量神话。后来她策划的《雪狼湖》音乐剧,让张学友从“情歌王子”进阶为“艺术标杆”。

2013年,陈淑芬为张国荣逝世十周年策划纪念演唱会。当全场合唱《风继续吹》时,她在后台哭到不能自已。

此后她宣布:“不再签约新艺人,我的能量只够怀念故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