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化符号的创新性阐释?

潜心打磨,不负漓江

纪录片《漓江》播出后反响良好。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(CSM)监测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0月22日,纪录片全媒体触达人次超1.73亿,视听总时长达到 3.73亿分钟,小屏端44岁以下观众占比超过50%。

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,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满昌学表示,《漓江》是近年来广西方面投入力量最多、投入经费最大、拍摄时间最长的纪录片。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,创作团队精心打磨拍摄方案,在漓江流域进行了近四年的拍摄工作,最终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。

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,广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、台长范易介绍了《漓江》的策划思路和拍摄过程。过去关于漓江的文字、影像很多,但一直缺乏全景式展现漓江及其流域生态文明,人文之美的纪录片,纪录片《漓江》的拍摄就是想弥补这一缺憾。

为了用影像呈现漓江如诗如画的极致风景以及背后的生态文明故事,创作团队数十次修改拍摄方案,从漓江之源到漓江之美,从高山到河谷,从城市到山野,上天、潜水、钻洞……摄制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但一切都是值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