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这一年半,宝马基本上是从“保份额”的角度来看待市场竞争,即不管对手如何出牌,宝马都选择跟牌。

在2020年之前,豪华品牌基本上是BBA内部的竞争,宝马只须盯着另外两家即可。过去两三年中,新势力和一些创业品牌,在中高端产品上对BBA的挑战越来越大。能否对BBA构成“挑战”,任何品牌都无法自说自话,需要市场销量来做客观认证。

现在宝马需要转移注意力,品牌层面再采取“人盯人”防守已经意义不大。实际操作中,非豪华品牌也需要关注,即从盯具体对手,改为盯豪华市场整体。

随着多轮跟牌,投入不断加大,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迹象。宝马中国这几个月也在思考,这样下去,会不会在销量掉下去之前,就把利润和品牌价值带崩了。

这个担心不无道理。品牌竞争力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,几乎视为一个常量。运营层面就是做平衡,但平衡应该是动态的,极端性的措施即便采用,也不能长久,很快就要向对向调整。“钟摆式”策略虽然屡被批评,但经营就是在多维指标中不断寻优的过程。

价格跟了一年多,无论从财务还是稳定渠道角度,适当回调,都是必须的。这一调整应该是战术性的。

而且,力度上也可以判断:在对手40万元级别的产品,以低于指导价10万元成交的背景下,肯定不存在按“指导价”卖车这种事。这样无异于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人。

更可能的做法,优惠做适当回收。至于多少才是适当,要看宝马中国对当期市场的认知,也要看门店所处的具体环境。毕竟,几种渠道经营模式(直营、直营托管、代理、经销)当中,主机厂对经销商的控制力度偏低(仅高于代理模式)。